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孟繁英所居住的廖家湾社区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必检点之一,这意味着社区将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各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社区,孟繁英除了每周自觉养护好自己“领养”的雷锋雕塑和花坛绿地外,还主动请缨,向社区干部表态:“只要创建有需要,我随叫随到!”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她的直接影响下,一些居民对创建工作从漠不关心转变为积极支持。
我们要创建文明城市,就要做到:1、以防病为重点目标,提高公共卫生整体水平。2、以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为重点,提高公共卫生管理能力。3、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注重整体提升。4、全面普及健康教育,重视公民基础行为习惯的培养,革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青少年要主动参与、积极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争当文明小主人;要认真学习文明礼仪常识,全面掌握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各方面的礼仪知识;要注重体验,注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自觉把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变成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要把文明礼仪带回家庭,带进社区,通过“小手拉大手”,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礼貌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使跨世纪的接班人从小接受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礼仪规范、道德人格、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他们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并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真诚、和谐、温馨的精神文明世界,促进整个人类的道德进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