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常州市中小学教学毛文意名教师工作室>>工作室活动

精研优质课 赋能新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毛文意

精研优质课  赋能新课堂

——常州市毛文意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第四十七次活动

2025915日,工作室小伙伴们齐聚云端,结合假期里观摩2024年全国信息科技优秀课例,参与在线评课、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索信息科技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活动回看:

录制:2024全国优质课教学听评课交流

录制文件:https://meeting.tencent.com/crm/N8Jnwaz784


结合毛文意老师给出的听评课诊断作业单,每位老师都进行了可视化分享。

李陆云老师就《物联网信息采集——森林火灾火情》一课,认为本课问题情境考虑到了真实性:森林防火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在重庆这样的多山地区。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深入思考“如果我来执教,会如何调整教学设计?”信息社会责任与伦理教育,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可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个系统误报了会浪费消防资源?如果漏报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的设计足够可靠吗?这是本节课的思想升华。它将技术学习从“工具层面”提升到“价值层面”,让学生意识到技术开发者肩上的伦理责任,这是培养未来负责任的科技公民的关键。


史君如老师则就《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一课展开了讨论,史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地复刻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了可优化环节与建议:1.课堂中概念较多,学生易混淆“协同过滤”“特征向量”“相似度”的关系。建议:在总结环节展示 “算法逻辑地图”,“收集数据”→“转化为特征向量”→“用余弦相似度算相似性”→“推荐结果”。2.从问卷收集推荐景点到活动4寻找旅游搭子没有过渡。建议:增加活动前的任务背景介绍,从分析推荐景点到寻找旅游搭子进行过渡。

史君如 (8).png

周梦香老师所分享的课例来自浙江杨思莹老师的《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周老师在听课前首先研读了浙教版教材,结合本节课重难点总结梳理了教学模型,并分享了本节课的亮点“探究机器学习环节”:将“机器学习”从黑箱概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可操作、可反思的实践过程,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结论”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构建完整认知闭环。通过精巧的实验设计,动态可视化展示学习过程,不仅深刻理解了知识,更有效培养了计算思维和实证精神。

工作室其他几位老师也结合自己所听的课,以关键能力学科特质迁移创新,深度反思与迁移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研讨。

屏幕截图 2025-09-08 215624.png

活动最后,毛老师希望大家在听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本质,站在对本质的理解去设计自己的教学,提醒各位老师要关注教学中对学科概念的锚点。这样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都是有重心和落点的。同时,在问题链的设计中要关注有没有出现断层等。

屏幕截图 2025-09-16 092751.png

屏幕截图 2025-09-16 093001.png

屏幕截图 2025-09-16 093149.png

同时,可以用可视化的形式去展现在数据中挖掘的信息,并建议大家在设计学生学习内容时一定要有一个学习支架。

优秀的课堂来自于不断的交流、反思,希望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和作业交流中能对新课程新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