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
一、指导思想
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校的内涵,教科研工作必须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紧扣研究重点,挖掘研究问题,细化过程管理,提升学校科研品质。
研究重点:提升思维为导向,”落实“双减”和新课标
研究话题:思维提升、减负增效、作业管理、命题设计、多维优化、评价改革
结合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根据学校教师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师学习制度,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作为学校科研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做实、做好。通过学习,让教师进一步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把握双减的实施要求,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各项征文活动,力求有更多的教师有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为我校课程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学校优势:深厚的科研底蕴、优秀的教师队伍、丰富的科研经验、充足的后备力量
存在问题
青年教师学习需求与成长空间的矛盾
主动发展愿望与实际行动落实的矛盾
学校缺乏全局性的大课题、大项目。学校需要龙头课题,凝练问题。
高质量论文稀缺
三、工作思路及重点措施
两大重点:
1、研读课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2、重新解读和梳理3S(三种课型)
以建构为导向:真实情境、学生尝试、形成思维(新授课型)实-试-思
以过程为导向:调试完善,夯实基础,思辩创新(应用实践型课堂)试-实-思
以结果为导向:学识扎实,产生奇思,比试提升(诊断型课堂)实-思-试
四大举措:
1、抓细节,促绩效,引领课题研究出高质量成果
重视课题过程管理
量化课题成果管理
课题主持人沙龙系列活动
把学习与研究、教研与科研、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工作。要求课题每学期至少要有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市级发表或获奖。争取一学年有一篇省级论文发表或获奖。
2、抓问题,促思考,加强科研型学科组建设
指导学科组计划,重点关注课堂研究、个人反思、发现问题、集体评析等活动的设计。
加大力度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鼓励深度教研。
3、抓学习,促写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
专家讲座和学校自主培训相结合
教师读书活动
每月研读一本核心期刊
论文评比、案例征集活动
以专家讲座和学校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思想、新理论;
与学校读书活动相结合,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并撰写读后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
4、抓典型,促全面,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强对我校名师工作室活动管理。使之起到龙头作用,通过条线作用,带动全校各层、各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本学期拟开展校名师工作室中期评估系列活动。
孵化项目。
常规教研,鼓励深度教研,其核心是基于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
四、每月具体工作
9月
课题组工作规划
教研组科研工作规划
学校创优创新项目征集(各组申报)设计申报表。
省教科研先进申报
10月
名师工作室中期评估系列活动(展评)。名师工作室典型成果展,展板加现场活动。
课标研读系列活动申报(各组)。听专家解读,个人精读,组内共读,感悟交流(校际)。并提交简报。
课题主持人沙龙。(交流研究计划及实施问题)
11月
准备申报省市级规划课题。
名师工作室中期汇报。
专家讲座。如何撰写高质量科研论文。
课标研读征文。
双减案例征集
12月
市备案课题中期评估
市教科研基地评估准备工作
项目论证。
核心期刊研读心得交流。(雁鸣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