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携手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等兄弟学校一起举办第十二期“实雁大讲堂”同课异构活动。同时为推动一线教师掌握和提高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常州市正高级教师胡兵祥老师带来主题为《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自觉的写作实践》的专题讲座,给一线老师带来许多感悟和启发。
同课异构“构”出不同的精彩课堂
实验初中唐丽丽老师设计本课以三个高空抛物案例活动为载体,课程思路明晰,环环相扣。让学生们自已成为小法官,启发学生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增加了对法律的认识。同时,这种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线索的探究活动,可以借鉴与参考。最后,经过小组讨论,以共筑防火墙的形式得出预防犯罪的措施。学生们的宣誓和承诺,使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焦溪中学任银萍老师设计本课以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导入,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设计了三个环节,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通过两则案例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清晰的明白“罪与非罪”的区别,突破教学难点。最后,回归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发现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并提出整改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家引领,教研
胡兵祥老师从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写作、怎样写作等维度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胡老师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分享了包括教育写作题目拟定原则要有新颖性、时代性、诗意性、恰适性;提供了一些文章的架构范例。可以说讲座的时间不长但干货满满。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平时悄无声息、天长地久的学习和积累。
听课感受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两位老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景创设,恰当引导,激励性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实验初中黄雅菊
本课题中涉及的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地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实验初中刘文明
总结:本期实雁大讲堂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幕,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搭建了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桥梁,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点亮教学的智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它的起点和归宿更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让他们离梦想更进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师生共成长!